内容介绍
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困境少年,被选进北京市郊一个爱心棒球基地,组成了一支特殊的棒球队,跟着70岁传奇教练“师爷”从零开始学习打棒球。 少年马虎以“刺头”状态闯进了基地,天天打架干仗;而“元老球员”小双心思细腻敏感,对未来满是怀疑和不确定。不同家庭背景和心性习惯的少年在一起训练、生活,一支棒球棍,把他们带进无尽的冲突和欢乐,也带给他们久违的热血与梦想。 几个月后,他们将飞往美国,代表中国登上世界少棒的顶级赛场,但基地的球场和宿舍却面临拆迁…… 少年们能否逆风挥棒,叫板自己的命运?【2020-07-30】solar60th发表简单评价:first露天电影。映后采访导演哭了。马虎捧着帽子在一旁站的笔直,他说这是棒球队最起码的礼貌。
【2020-08-06】谢飞导演发表简单评价:First青年影展看片补记四:纪录北京一所私立少年棒球专业学校的生存与训练,优点是导演及摄制组用一年多的时间,在学校、学生家里、国内外赛场多处跟拍,细致、生动地展现了这些为棒球事业顽强奋斗的孩子们和教职员,特别对两个十一二岁的小队员的描写与刻画深入、动人。在西宁几场放映中,感动了社会各层次的观众。获得“最佳纪录片”、“观众最喜爱”奖项奖,实至名归。 本次影展竞赛的纪录长片七部,据说佳片不少,观众反映强烈,可惜只有一个奖项。纪录片创作艰难,又没有故事片那样的广泛放映市场,影展应该对他们多做鼓励。
【2020-07-30】Unbeliever发表简单评价:片名是唯一不太好的地方,它让我以为是台湾拍的鸡血鸡汤电影。但实际上它成为了中国少年版的minding the gap. 最牛逼的是视听和剪辑。纪录片中不多见的出色摄影,平衡了对主体的关注与视觉表达之间的关系。剧情片风格的剪辑节奏很快,但不光是快,还花时间用了很多蒙太奇手段去丰富影像文本的意义。另外还加入了一些声画配合的抒情段落,也很有影像魅力。最难得的是在这样很容易过于侧重戏剧性表达(狗血)的题材上,我们仿佛看到了人物更深层次的精神状态。马虎那些迷茫、孤独和矛盾的时刻,都被抓到了,这是这部纪录片最有价值的地方。
【2020-11-26】徐若风发表简单评价: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惊喜之作。底色并不是“燃”,而是各种意义上的“人生之苦”,家庭之苦、现实之苦、肉体与精神之苦,挨个克服。小双在美国输球时的那句“机会只有一次”,令人振聋发聩。编导以双人物线和三城记(宁夏、河北-北京-纽约)梳理出的对仗结构非常有效,能直接从球场往下穿越到机构问题、阶层问题与城乡图景,再往下则是棒球与人生的关系。对马虎而言,这个世界“有的是机会”;对小双而言,这个世界“机会只有一次 ”;而无论是谁,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遍体鳞伤、擦掉血泪、伤口结疤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2020-07-30】陀螺凡达可发表简单评价:虎哥一定要打到美国去!??
【2020-07-31】Je发表简单评价:我觉得风评从来是一件奇怪的事,9.3有点搞笑了
【2020-11-27】20个小明≯发表简单评价:完成度相当高!映后教练说,小双最后还是回到基地打球了,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为什么会如此牵肠挂肚?可能真的就是怕孩子错过这为数不多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吧……希望主创们能把这个项目跟下去,多好的题材,可以拍成《人生七年》那种……
【2020-07-28】R发表简单评价:马虎紧张地说:“我看了我自己的影片以后觉得我自己变了。”
【2020-07-28】朽发表简单评价:个人层面,这些孩子除了棒球好像没有别的出路了。教练无数次威胁马虎:不好好练就回家去。这种孤注一掷的个人斗争使人动容。和芝加哥少年队的残忍对比又让这种个人斗争显得无力。外部环境,棒球俱乐部无数次被迫迁徙:城中村改造、宿舍禁止住人、锅炉不符合环保标准被砸、棒球场改成地产、市郊小学被拆。一些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缺乏了必要的人文关怀。一个政策出台必须要有一系列配套制度和补偿措施。国家发展得太快,有一些人就被抛下了。那些没有被镜头聚焦的人生又如何了呢?
【2020-11-15】pASslosS发表简单评价:好看到睡不着,小双是骑士,马虎是诗人。
【2020-07-30】二月鸟语发表简单评价:4.3/5,非常成熟的工业纪录片,记录两个贫困少年的成长来俯瞰国内目前的职业棒球生态系统。本片有非常好选题,标签也蛮多。北京、拆迁、脱贫等热门议题,但是导演并没有去涉及过多的社会议题,而是把重点放在两个小孩在这个大浪潮中被裹挟着前进的路途中,他们所遇到的困惑和心路历程。从多个维度去呈现小孩的成长,是目前为止国内比较成熟的商业纪录片。简单来讲,片子很好看。
【2020-07-28】wuli曜子发表简单评价:很开心看到中国青年导演拍记录片的时候不再执着于所谓的长镜头,而是把重心放在人文关怀上面。这是first影展开幕以来最长的掌声。教练说小双现在还在老家情绪波动比较大,但是他始终是他们的一员,一定会回来的。——2020年7月28日——————————————————附上豆瓣网友提供的最新的消息:小双已经回来了。他说,教练去找了他七次,他还给自己一个机会。他这么长时间缺席,是因为他在对抗抑郁症,现在已经基本控制住了。 ——2020年12月22号
【2020-11-29】欢乐分裂发表简单评价:国内较少见的棒球题材,且关注到边缘/贫困家庭出身的儿童群体出路问题。影像技法颇为成熟,素材剪接堪称最大亮点,一部纪录片的“戏剧性”丝毫不逊于任何剧情片,千疮百孔而仍有一丝亮光的生活本身就蕴含着远胜任何人为故事的丰富涵义,称得上任何层面的“好看”。两个男孩都很出彩,一个是惯于惹事挑衅的混世魔王,一个是温顺平和忧郁的爱哭鬼,却都拥有同样令人心痛的渴爱之心——夜幕里唱着“你走后的天空一直下着雨”,在大树下挥手“你不能不管我呀”。欢闹背后深藏的孤苦,奋斗是为了走出去,迎接自己的命运。并非套路化的“高燃”或“治愈”,导演采取了较为客观的立场,以男孩们的经历为原点,凝聚折射社会现状之一角,且收放自如,并未贪大求全地沉溺于枝蔓。
【2020-07-28】幸木发表简单评价:(马虎)“大家好,我叫马虎,来自十字路口。走丢了,然后就被棒球爱心基地捡到了。”/(小双)“大伯,你不能扔下我不管”。/ 马虎和小双两位憨仔太动人了,以及彼此之间的微妙,各自的原生家庭及生活环境,再置于同一个训练环境里的成长,教练在其中的作用 / 以及这个棒球爱心基地的存在,很有力量的教练们,其中一位到了现场,说“小双一直是我们队里的一员”,都很动人 / 看到后边才发觉导演非常娴熟,很多构建都不知不觉,以及镜头时不时空间上的撤退和时间上的加速,游刃有余,看了一下导演的新闻背景,大概理解了对风格的某种熟悉感来源;如此当然要对导演的立场保持清醒,感觉上觉得是可以信任的。之外,拆迁的影响、迷而不清的政策、官方话语与实际生态的映照,轻轻点过,隐晦但足够。
【2020-11-28】起床,吃饭发表简单评价:看完很难过,又感动于还有孙教练、师爷这些人在关心那些命运悲惨的小孩,特别想向他们表达敬意。
【2020-11-28】西帕克发表简单评价:关注了一两个有趣的人物,但缺失了很多链条。大量的鸡血之下,并没有真正试图解读这条少棒产业链和人物轨迹,大量摆拍痕迹明显。空有怀斯曼式不采访不介入的壳,但处处都是刻意挑选的热血素材。略失望。
【2020-07-31】二十二岛主发表简单评价:FIRST最后一场竞赛入围。在离开之前终于看了一部还不错的影片,当然了,也不至于吹到“神作”那么邪乎,确确实实也是矬子里面拔大个。导演的技法还好,影片最动人的是选择了两位好像对照组一般的少年,他们真实、肆意,每当镜头转到他们的生活以及所面临的痛苦时,确实会令人揪心地疼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故事具有改编成剧情片的潜质。不过今年整个FIRST下来,只有这么一部所谓“爆款”,整体确实令人有些失望。
【2020-07-28】李晚讴发表简单评价:冬天该怎么渡过去?那些热爱棒球且为之付出努力的孩子们会告诉你,他们在等待第二年春天的到来。五星。感谢导演许慧晶先生,这些孩子都是天生的棒球诗人,不是造作的。他们都知道,自己自始至终都是最棒的,无论是在棒球运动中还是生活中。
【2020-11-28】桃桃林林发表简单评价:其实还是故事性蛮强的那种纪录片,尤其是马虎这条线索,剪辑上很用心的把他的成长和变化做出来了,会让你被这个角色的变化吸引住。相比较而言,小双这条线稍微差一些。少年棒球、穷困家庭或者孤儿、少年成长,其实这片涉及的话题还挺多的。可看性还是不错的,就是总觉得还差点,没那么清晰。
【2020-12-09】好样的发表简单评价:回国后参与制片的第一部纪录长片。希望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他们。年底了,北京又开始冷的不像样了。片子上映以后准备开车去基地再看看虎哥和可爱的凉山姑娘们。同时也要小期待一下2021年在爱奇艺上线的六集剧集版本。一次对标Netflix docu-series的尝试。也在剧集版中利用更大的篇幅对其他孩子们的故事进行了讲述。
【2020-08-06】谢飞导演发表简单评价:First青年影展看片补记四:纪录北京一所私立少年棒球专业学校的生存与训练,优点是导演及摄制组用一年多的时间,在学校、学生家里、国内外赛场多处跟拍,细致、生动地展现了这些为棒球事业顽强奋斗的孩子们和教职员,特别对两个十一二岁的小队员的描写与刻画深入、动人。在西宁几场放映中,感动了社会各层次的观众。获得“最佳纪录片”、“观众最喜爱”奖项奖,实至名归。 本次影展竞赛的纪录长片七部,据说佳片不少,观众反映强烈,可惜只有一个奖项。纪录片创作艰难,又没有故事片那样的广泛放映市场,影展应该对他们多做鼓励。
【2020-07-30】Unbeliever发表简单评价:片名是唯一不太好的地方,它让我以为是台湾拍的鸡血鸡汤电影。但实际上它成为了中国少年版的minding the gap. 最牛逼的是视听和剪辑。纪录片中不多见的出色摄影,平衡了对主体的关注与视觉表达之间的关系。剧情片风格的剪辑节奏很快,但不光是快,还花时间用了很多蒙太奇手段去丰富影像文本的意义。另外还加入了一些声画配合的抒情段落,也很有影像魅力。最难得的是在这样很容易过于侧重戏剧性表达(狗血)的题材上,我们仿佛看到了人物更深层次的精神状态。马虎那些迷茫、孤独和矛盾的时刻,都被抓到了,这是这部纪录片最有价值的地方。
【2020-11-26】徐若风发表简单评价: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惊喜之作。底色并不是“燃”,而是各种意义上的“人生之苦”,家庭之苦、现实之苦、肉体与精神之苦,挨个克服。小双在美国输球时的那句“机会只有一次”,令人振聋发聩。编导以双人物线和三城记(宁夏、河北-北京-纽约)梳理出的对仗结构非常有效,能直接从球场往下穿越到机构问题、阶层问题与城乡图景,再往下则是棒球与人生的关系。对马虎而言,这个世界“有的是机会”;对小双而言,这个世界“机会只有一次 ”;而无论是谁,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遍体鳞伤、擦掉血泪、伤口结疤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2020-07-30】陀螺凡达可发表简单评价:虎哥一定要打到美国去!??
【2020-07-31】Je发表简单评价:我觉得风评从来是一件奇怪的事,9.3有点搞笑了
【2020-11-27】20个小明≯发表简单评价:完成度相当高!映后教练说,小双最后还是回到基地打球了,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为什么会如此牵肠挂肚?可能真的就是怕孩子错过这为数不多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吧……希望主创们能把这个项目跟下去,多好的题材,可以拍成《人生七年》那种……
【2020-07-28】R发表简单评价:马虎紧张地说:“我看了我自己的影片以后觉得我自己变了。”
【2020-07-28】朽发表简单评价:个人层面,这些孩子除了棒球好像没有别的出路了。教练无数次威胁马虎:不好好练就回家去。这种孤注一掷的个人斗争使人动容。和芝加哥少年队的残忍对比又让这种个人斗争显得无力。外部环境,棒球俱乐部无数次被迫迁徙:城中村改造、宿舍禁止住人、锅炉不符合环保标准被砸、棒球场改成地产、市郊小学被拆。一些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缺乏了必要的人文关怀。一个政策出台必须要有一系列配套制度和补偿措施。国家发展得太快,有一些人就被抛下了。那些没有被镜头聚焦的人生又如何了呢?
【2020-11-15】pASslosS发表简单评价:好看到睡不着,小双是骑士,马虎是诗人。
【2020-07-30】二月鸟语发表简单评价:4.3/5,非常成熟的工业纪录片,记录两个贫困少年的成长来俯瞰国内目前的职业棒球生态系统。本片有非常好选题,标签也蛮多。北京、拆迁、脱贫等热门议题,但是导演并没有去涉及过多的社会议题,而是把重点放在两个小孩在这个大浪潮中被裹挟着前进的路途中,他们所遇到的困惑和心路历程。从多个维度去呈现小孩的成长,是目前为止国内比较成熟的商业纪录片。简单来讲,片子很好看。
【2020-07-28】wuli曜子发表简单评价:很开心看到中国青年导演拍记录片的时候不再执着于所谓的长镜头,而是把重心放在人文关怀上面。这是first影展开幕以来最长的掌声。教练说小双现在还在老家情绪波动比较大,但是他始终是他们的一员,一定会回来的。——2020年7月28日——————————————————附上豆瓣网友提供的最新的消息:小双已经回来了。他说,教练去找了他七次,他还给自己一个机会。他这么长时间缺席,是因为他在对抗抑郁症,现在已经基本控制住了。 ——2020年12月22号
【2020-11-29】欢乐分裂发表简单评价:国内较少见的棒球题材,且关注到边缘/贫困家庭出身的儿童群体出路问题。影像技法颇为成熟,素材剪接堪称最大亮点,一部纪录片的“戏剧性”丝毫不逊于任何剧情片,千疮百孔而仍有一丝亮光的生活本身就蕴含着远胜任何人为故事的丰富涵义,称得上任何层面的“好看”。两个男孩都很出彩,一个是惯于惹事挑衅的混世魔王,一个是温顺平和忧郁的爱哭鬼,却都拥有同样令人心痛的渴爱之心——夜幕里唱着“你走后的天空一直下着雨”,在大树下挥手“你不能不管我呀”。欢闹背后深藏的孤苦,奋斗是为了走出去,迎接自己的命运。并非套路化的“高燃”或“治愈”,导演采取了较为客观的立场,以男孩们的经历为原点,凝聚折射社会现状之一角,且收放自如,并未贪大求全地沉溺于枝蔓。
【2020-07-28】幸木发表简单评价:(马虎)“大家好,我叫马虎,来自十字路口。走丢了,然后就被棒球爱心基地捡到了。”/(小双)“大伯,你不能扔下我不管”。/ 马虎和小双两位憨仔太动人了,以及彼此之间的微妙,各自的原生家庭及生活环境,再置于同一个训练环境里的成长,教练在其中的作用 / 以及这个棒球爱心基地的存在,很有力量的教练们,其中一位到了现场,说“小双一直是我们队里的一员”,都很动人 / 看到后边才发觉导演非常娴熟,很多构建都不知不觉,以及镜头时不时空间上的撤退和时间上的加速,游刃有余,看了一下导演的新闻背景,大概理解了对风格的某种熟悉感来源;如此当然要对导演的立场保持清醒,感觉上觉得是可以信任的。之外,拆迁的影响、迷而不清的政策、官方话语与实际生态的映照,轻轻点过,隐晦但足够。
【2020-11-28】起床,吃饭发表简单评价:看完很难过,又感动于还有孙教练、师爷这些人在关心那些命运悲惨的小孩,特别想向他们表达敬意。
【2020-11-28】西帕克发表简单评价:关注了一两个有趣的人物,但缺失了很多链条。大量的鸡血之下,并没有真正试图解读这条少棒产业链和人物轨迹,大量摆拍痕迹明显。空有怀斯曼式不采访不介入的壳,但处处都是刻意挑选的热血素材。略失望。
【2020-07-31】二十二岛主发表简单评价:FIRST最后一场竞赛入围。在离开之前终于看了一部还不错的影片,当然了,也不至于吹到“神作”那么邪乎,确确实实也是矬子里面拔大个。导演的技法还好,影片最动人的是选择了两位好像对照组一般的少年,他们真实、肆意,每当镜头转到他们的生活以及所面临的痛苦时,确实会令人揪心地疼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故事具有改编成剧情片的潜质。不过今年整个FIRST下来,只有这么一部所谓“爆款”,整体确实令人有些失望。
【2020-07-28】李晚讴发表简单评价:冬天该怎么渡过去?那些热爱棒球且为之付出努力的孩子们会告诉你,他们在等待第二年春天的到来。五星。感谢导演许慧晶先生,这些孩子都是天生的棒球诗人,不是造作的。他们都知道,自己自始至终都是最棒的,无论是在棒球运动中还是生活中。
【2020-11-28】桃桃林林发表简单评价:其实还是故事性蛮强的那种纪录片,尤其是马虎这条线索,剪辑上很用心的把他的成长和变化做出来了,会让你被这个角色的变化吸引住。相比较而言,小双这条线稍微差一些。少年棒球、穷困家庭或者孤儿、少年成长,其实这片涉及的话题还挺多的。可看性还是不错的,就是总觉得还差点,没那么清晰。
【2020-12-09】好样的发表简单评价:回国后参与制片的第一部纪录长片。希望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他们。年底了,北京又开始冷的不像样了。片子上映以后准备开车去基地再看看虎哥和可爱的凉山姑娘们。同时也要小期待一下2021年在爱奇艺上线的六集剧集版本。一次对标Netflix docu-series的尝试。也在剧集版中利用更大的篇幅对其他孩子们的故事进行了讲述。